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從設計思考看減碳新思維——以桃園智慧運輸為例

  • 發布單位:招商科
  • 資料提供單位:經濟發展局

前言

過去講到「減碳」,不論是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的成員國發言,或是各國在宣傳成果時,大多是把「減碳」當成一個數字賽局:誰碳減的愈多,就是贏家。因此從企業的角度來看,減碳更像是經營者的挑戰,必須仔細盤算,而不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目標。


但事實上,如果我們擺脫數字賽局的視角,而是從設計思考(Design Thinking)的角度切入,把減碳當成充滿設計感的產品,而不只是一味的省電、買綠電,如此以來更能從產業「減碳」化,變成減碳「產品」化,甚至「設計化」。




設計思考:以人為本,以終為始的設計思維

所謂設計思考,是一個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方法論, 透過從人的需求出發,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,並創造更多的可能性。(*註1)


換句話說,在設計思考的視野下,減碳不只是單純的數字目標,更是為了解決人的問題而生的解決方案,並且透過創新思維,達到解決問題與既有限制之間的平衡。要運用設計思考,不只要靠創意,更要有明確的目標,並且從目標建立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。


最標準的案例,非運輸莫屬。例如英國大西鐵路(Great Western Railway),雖然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,但是工程師布魯內爾在他設計鐵道時,堅持讓坡度維持在最平坦的狀態,讓乘客擁有「漂流」的感受,創造最棒的搭乘經驗,賦予鐵路在運輸之外的不同身份與任務。(*註2)




桃園「三心六線」,兼具設計、實用與永續的運輸系統

作為「台灣國門」的招牌不僅需要穩定的運輸系統,更需要搭配設計理念與體驗思維。因此從角色來看,可以看出桃園大眾運輸系統的多元化與永續性,不只增加民眾搭乘意願,更能降低交通運輸所產生的碳排量,達到環保目標。


讓我們從目標看起,未來桃園將建構起「三心六線」的路網。所謂「三心」分別為桃園、中壢都會區及航空城特區。「六線」則是機場捷運、捷運綠線、中壢延伸線、捷運棕線、三鶯線延伸八德段及桃園鐵路地下化,呈現環狀軌道系統。未來桃園捷運完成後,可以涵蓋160萬人口的生活圈,約占全桃園7成的人口,不僅完成桃園環狀捷運系統,更打造北北桃1小時軌道生活圈,不只提升城市競爭力,更重要的是讓民眾受益。


然而高頻率的用量,也意味著大量的消耗。事實上,運輸部門是桃園碳排放量第二高的來源(*註3)。從建設階段的建材、到營運階段的能源,這些都是建立在三線六心的願景底下,必須顧及的另一個目標。如果從傳統的建設思維,勢必要從在環保與建設之間做出取捨,但是在設計思考的思維下,再加上桃園獨具的科技產業優勢,迸發出全新的可能性。


桃園捷運更做為綠色運輸的領航,在2017年成立「桃捷節約能源委員會」,將節能視為重要的營運方針,包含照明設備更換LED燈、辦公室力行節能、提升空調設備使用效率及電扶梯使用採節能模式等相關節能措施等,也期盼達到落實節能減碳、綠色運輸經營理念。此外,桃捷也善用在地綠能產業優勢,在青埔機廠及蘆竹機廠屋頂設置太陽能板,兩地總發電量近582萬度,每年可供應1,601戶家庭用電,並可減少3,079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,相當於11.7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收量(*註4)




多樣運輸系統並進發展,提供市民綠色運輸選擇

而鐵路做為貫穿各縣市間最重要的大眾運輸工具,也是綠色運輸的一大發展項目。搭配捷運系統的發展,於2019年桃園市便擬定台鐵都會區捷運化及部分路段地下化的相關計畫,在此規畫中除沿線增設了5座通勤站提供更便民的乘坐體驗外,整體規劃以改善都市空間景觀與環境品質為宗旨,在地下化的過程中減少陸橋、地下道、平交道,改變都市交通景觀時更涵蓋路面植栽綠化、生態景觀及綠化等內容,綠化及綠覆率皆依據《桃園市建築基地綠化自治條例》規劃,將其建設地區做為新生之都市綠廊,訂定都市設計準則。


另外,桃園市自2016年推動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至今,已經啟用了390個租賃站點,投入1萬輛公共自行車供民眾使用,並且於今年6月累計超過5700萬人次使用,未來也將以409個租賃站點為目標繼續努力。為持續提升民眾生活的便利性與綠色運具使用率,桃園市持續配合「桃園地景藝術節」、「埤塘文化節」等藝文、旅遊活動力邀民眾共同參與。另一方面為鼓勵企業共同響應,更提供租賃場站命名等項目,提高企業捐贈建置場站的意願,提供企業參與永續城市發展的管道外,也與市府共同提高綠色運輸服務及使用能量,截至目前為止已受理18件企業捐贈的案件(*註5),近期的捐贈案例如青埔華泰銘名品城建置的2處YouBike場站便是由國泰人壽捐贈。


從桃園市的發展案例可以發現,融合設計思考,以終為始的推展綠色運輸目標,並不只運用多少科技,或是達成了多少減碳量,更重要的是與「人」的結合,也就是與在地的產業結合,讓運輸本身不只具有交通的工具性,產業發展不只是基礎建設而已,更能相互加乘,成為桃園獨樹一格的品牌。


註1: “設計思考課程教材。參考擷取自 https://www.hpa.gov.tw/File/Attach/13724/File_15939.pdf

註2:“設計思考改造世界”, 提姆.布朗,2010年9月1日,此資訊擷取自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web/sys_serialtext/?item=0010479685&page=6

註3: “環保新寵氫能源 桃園邁向新能源” 2021年9月1日,大紀元,此資訊可參閱經濟部技術處,參考擷取自:  https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21/9/1/n13201635.htm 

註4:“桃捷省電大作戰 落實綠色運輸的幸福之路“2019年6月12日,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190612000008-261906?chdtv

註5:“桃市已啟用390個YouBike站、突破5,700萬人次使用,鼓勵企業捐站共同提高服務能量“2022年7月27日,此資訊擷取自 https://www.tycg.gov.tw/ch/home.jsp?id=10412&parentpath=0,10401&mcustomize=news_view_small.jsp&dataserno=202207270004&aplistdn=ou=news,ou=chinese,ou=ap_root,o=tycg,c=tw&toolsflag=Y